找到相关内容22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直面危机,从容应对

      佛教法缘起而闪光,缘起因应用而生辉。既然贪婪之缘汇聚后必然形成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,那么,我们就应该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树立一颗平常心、无我心、精进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勇敢面对眼前的困境,以正确的心态...贪欲和执著,诚实守信、杜绝欺诈,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   3、以“精进心”积极应对眼前的挑战。   生死是人生的必然阶段,佛教讲缘起法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,人类社会没有永恒...

    觉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385462.html
  • 善观因缘法 安忍自如如

    今欲去除这些烦恼,也非一蹴可几。所以要发精进心、长远心。经言:“如是因,如是果”,能忍一分就有一分的功德,能忍十分就有十分的功德,只要有耐心、恒心,最后终必成就“忍辱...

    见某法师

    忍辱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826221813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95)

    宣说:“一切善法资粮中,精进最为殊胜。如果有了精进,便可圆满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。”《摄集经》中也说:“精进不灭百法德,获得无边佛慧藏。”所以,精进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。 一旦有了精进心...。 因此,大家不要太懒惰、太懈怠了,否则,不管是自己修行、还是成办世间事情,都不可能成功。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,除了任运自成的大成就者以外,皆离不开精进心。成功来自于努力,来自于奋斗! ...

    无著菩萨[著] 索达吉堪布[译讲]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7/07074110485.html
  • 《禅宗决疑集》读书报告

    指退菩提心、退长远心、退精进心;而非只是退失功夫(疑情)。此时,佛不欲礼、道不欲修、善知识不欲见、道友不欲亲、话头不欲举,只好散诞自在。这种退念起时,多是由于用心过度或宿业所障,必须数数向诸佛菩萨燃指...

    释妙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440269.html
  • 明心见性与功德修养

    ,不合时宜地自绝于人群,不去修养功德,恐怕烦恼起来了,难以敌住,更不用说明心见性了。总之,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要发长远心、广大心、精进心,积累好福德资粮,脚踏实地地默默无闻地去行好每一步,不要急于求...

    陈音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1742210.html
  • 浴佛的起源与深意 (上)

    浴佛的起源与深意 “浴佛”在经上,是佛陀金口所宣的,经上记载,有菩萨问佛:“佛陀您在世时,威德赫赫,众生见闻欢喜,起大布施心、大无我心,极尽所能的供养您老人家。可是当您入灭后,众生当以何因缘而生起大布施心、大供养心、大精进心,以获得福报与智慧?佛陀您在世时,众生求解脱得解脱,求子得子,求如意得如意,您入灭后,众生无依无靠,有各种所求当如何?”佛陀说:“当起塔,当敬我的法……,当浴佛。” 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4745112.html
  • 扭转惰性 精进修行

    精进能成就道果?   许多人会有一个印象:觉得修行很难,一打坐、一念佛就妄念纷飞,听经闻法,回家之后就淡忘了!刚打完佛七、禅七,每天按时用功,久之就逐渐松懈,几回下来心里不免气馁,认为自己不是修行的料子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   从典籍的记载来观察:自以古来,学佛修行能否成就与修行者的特质有相当的关系。同样的师承、同样的法门、同样的环境、同样的根机,具有精进心、强烈的道心的修行者会更有进步和突破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0154522.html
  • 成佛之道导读

    智慧;梵行胜:有惭愧心、向善向上,可以生起戒律、善行;勤勇胜:为离苦得乐而勤行猛勇、坚忍,可以生起精进心。这都是人间修行的殊胜,天界虽乐而沉溺欲乐,无心修行,恶道障碍太多,环境太恶劣,更无法修行,人身...

    黄国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1257475.html
  • 刷牙习惯与受戒戒体

    刷牙习惯与受戒戒体   释惠敏 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  94年度新春从2月14 日到2月19日期间,法鼓山体系在台北市北投农禅寺,一连举办二个梯次“在家菩萨戒”第十一届传戒活动,由圣严法师亲自传戒,希望佛门弟子透过受持菩萨戒,提起精进心,以四弘誓愿及三聚净戒为基础,再以净化身口意三业的十善法为准则,常常反省,遵循菩萨戒止恶、修善、利益众生的原则实践佛法。  “戒”,梵语cila(音译︰尸罗),...

    释惠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52763032.html
  • 试谈探现代佛教寺院管理

    能明白的常识。但在实际的行持中,加强引导很是重要。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份修行心的。特别是在资讯迅猛发达的当下,一些僧众容易被新事物所蛊惑,不能树立牢固的精进心,以至于行住坐卧不合威仪,不仅为社会所嘲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2868066.html